一、收益力:判斷企業經營之獲利能力。
1.每股盈餘=(稅後利潤-優先股利)/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
2.銷貨毛利率=銷貨利益/銷貨收入
3.營業利益率=營業利益/營業收入
4.淨值純益率=本期純益/淨值
5.本期淨值=股東權益/股數
6.資產報酬率=稅後淨利/平均總資產
7.股東權益報酬率=稅後淨利/股東權益
二、安定力:企業償債能力和財務結構是否合理。
1.流動比率=流動資產/流動負債
2.速動比率=速動資產/流動負債
3.負債比率=負債總額/資產總額
4.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比率=固定資產/股東權益總額
5.利息保障倍數=付利息及付所得稅前的利潤/本期利息支出
三、活動力:經營能力的績效是否良好,資金設備有無閒置。
1.應收帳款週轉率=銷售收入/平均應收帳款
2.存貨週轉率=銷貨成本/平均存貨
3.應付帳款週轉率=主要業務成本/平均應付帳款
4.固定資產週轉率=營業收入/平均固定資產
5.總資產週轉率=銷售收入/平均總資產
|
|
四、成長力:評斷業務發展是成長還是衰退。
1.股東權益成長率=(本期股東權益-基期股東權益)/上期股本
3.總資產成長率
4.營業收入成長率
5.毛利成長率
6.營業利益成長率
7.稅後淨利成長率
8.員工人數成長率
五、生產力:人員、設備、財務之貢獻績效好不好。
1.用人費用率=人事費用總成本/銷貨收入
2.營業費用率=營業費用/營業收入
3.每人收入
4.每人毛利
5.每人營業利益
6.每人薪資
|
|